刘伯温全年免费资料大全(简称“八一农大”)始建于1958年,由时任国家农垦部部长王震将军主持创办并任首任校长。学校原隶属于国家农垦部,1973年划归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经过66年的发展建设,现已成为一所具有鲜明现代化大农业特色、以农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农业大学。

学校诞生于十万复转官兵开发建设北大荒的历史大潮中,原校址位于密山市裴德镇。边疆农村办学45年,师生发扬解放军优良传统和“抗大校风”,传承北大荒精神,走出了一条自强不息、砥砺奋进的发展之路。2003年学校迁入大庆市,进入提速升级、跨越发展的新时期。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凝练形成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务实求真、负重致远”的办学精神,并因优良校风和办学实绩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学校现址位于大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占地132.52万平方米(含密山实习用地),建筑面积41.8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4.90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3.64亿元,图书223.63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30.027万册

学校现有教职工1463人,其中专任教师1067人,教授196人、副教授325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439人,占比41.1%;海外经历累计1年以上教师128人,占比12%。学校拥有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3人、“龙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龙江学者”青年学者4人、省杰青2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省级教学名师8人、农业农村部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2人;现有93名省级高层次人才。建有1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黑龙江省杂粮绿色生产及食品深加工技术研发“头雁”团队,6个省级领军人才梯队;先后聘用“双聘院士”2人,“王震讲座教授”22人,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39人。

学校建有12个本科学院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教研部、继续教育学院等教学机构,学科专业涉及农学、工学、管理学、理学、法学、文学、经济学7个学科门类,建有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及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拥有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7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杂粮生产与加工”“玉鹅种养生态农业”2“双一流”特色学科,植物与动物科学、农业科学学科2023年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50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重点专业9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8个、省级一流专业17个。

学校主动融入黑龙江省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产教深度融合,努力培养社会责任感强、专业基础扎实、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获批“黑龙江省特色应用型本科示范高校”“黑龙江省课程思政建设示范高校”“黑龙江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黑龙江首批依法治校示范校“北大荒农产品加工现代产业学院”获批教育部首批现代产业学院;获评国家级一流课程5门,省级一流课程40门。学校面向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7800余人,各类在校研究生近2700人。建校以来,学校累计培养和输送毕业生13余万人,培训各类人员50余万人次,学校已成为农垦现代化大农业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和科技研发基地,享有“垦区黄埔”之盛誉。

学校科研工作以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为主要方向,建有国家杂粮工程技术中心、新农村发展学院,教育部粮食副产物加工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及加工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大庆)29个国家、省部级科研平台,以及7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学校注重科技成果转化运用,深化与北大荒农垦集团等企业、大庆市等地方政府合作,共建了十大校垦校地融合发展科技创新基地和10个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十三五”以来,学校承担国家、省部项目共计478项,各级部门科研经费共计4.77亿元。建校以来,学校共取得科研成果1800余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7项、省部级奖励185项,以“大豆三垄栽培技术”“农作物种衣剂”“大豆、水稻生产加工全程安全控制关键技术”“牛重要疫病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狮白鹅’选育及‘玉鹅’生态种养模式”“黑龙江水稻大面积均衡高产优质栽培综合配套技术”“现代化农机关键技术及装备”等为代表的一批重大科研成果在生产实践中得到有效转化,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先后3次获得“黑龙江省省长特别奖”,2次获得“黑龙江省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振兴经济奖”,10次获得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美国、英国、加拿大、俄罗斯、法国、韩国、日本、印度、乌克兰、波兰、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近30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交流与合作。现为“中俄寒地农业大学联盟”“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及西伯利亚地区大学联盟”“一带一路南南合作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和“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成员。目前,学校与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国立经济服务大学实施本科生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韩国国立江陵原州大学、济州大学、日本山形大学等国外高校实施交换生项目,与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实施“中加合作食品研究发展中心”项目,与印度UAS大学实施中印杂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与30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中外导师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累计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36人。

学校始终把北大荒精神作为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自觉将北大荒精神融入办学育人的全过程。建有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合作研学基地教育部红色文化弘扬基地、黑龙江省北大荒精神学术交流基地、黑龙江省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修基地、黑龙江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北大荒精神展示馆)北大荒精神与文化研究所充分发挥地缘、人才和科研资源优势,坚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产出了《黑土上的中国》《淬荒集》等一批较有影响力的文化成果,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北大荒精神烙印的知农爱农新型人才。

学校坚持“育人为本、质量立校、崇尚学术、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服务龙江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服务国家农业现代化为办学使命,以产教融合发展为导向,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着力提高学校内涵发展水平和办学综合实力,正在向着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现代农业大学目标不断迈进。

 

 (截至20245月)